回忆过去的想法和阅读小时候的笔记是非常有用的,这可以让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那些历劫不磨的认知。这本身就是自我重建的过程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主体和客体的界限,事实和幻觉的界限,主动和被动的界限,都取决于如何认识自我和定义自我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潜意识自动完成的,但细致观察这一过程也相当有趣。自我构建相当于《齐物论》所描述的反向过程,不断的重复这两个矛盾过程,有点像精神上的共轭上升。当然也可能是一种逻辑幻觉。当我知道仿生学的ai会产生推理幻觉后,我更怀疑这一点。因为这些知识的产生完全基于一些先验的哲学原则,也很难做可重复性的验证,缺乏外部的显性指标。但幻觉才是演化的动力。 具体到我个人而言,有些东西确实是从小没有发生变化的。比如对更多可能性的追求,这些原则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潜意识。但这并不能帮助我做出更多好的选择,因为选择必然是基于对事物深层规律的理解和执行,在信息量不足的情况,追求更多可能性的选择必然难以达到局部最优。考虑到人有限的寿命,大多数情况下梭哈一端才是真正理智的。 身处一个信息量和算力如此强大的时代,历史显得并不那么重要,一切政治的、经济的、军事的、科学的硬性知识也面临剧变。我深信任何形态都基于演化而生成和存在,演化最基础的两大动力就是足够的自由度和加剧的冲突,而这两者在现在都不缺。 虽然年近40,但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迷失在集体潜意识的洪流和事务的海洋中,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并非全是坏事。把人当作工具是当年商业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,但我并不确信这是有正确的演化方向(什么叫正确呢,更多可能性的演化方向)。开源、去中心化才能真正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吗,而解放的生产力将淹没一切吗? 做自己的神。这并不容易,这已经是第几次调整世界观了?人是容易被表象欺骗的动作,或者基于现实的原因不得不深入到客体中,所以用固定的眼光去观察别人是会失败的,反而套模版准确度更高,但这样会有真朋友吗?知己未必会为你两肋插刀,而愿意为你牺牲利益的人必然也不会懂你。还记得张梢李定的对骂吗,你会为了另一个克隆的你更好而行动吗,虽然你肯定非常懂这个克隆体。 一切好感虽非基于假象,但也是因为未知。古人云,以色事君,岂能久乎。但以什么事君才能久呢?推己及人,所谓真心也是容易变化的。磐石方且厚,可以卒千年,蒲苇韧如丝,便作旦夕间。黑猴子讲的太好了,一切有情皆孽。 有两本书要坚持反复读,一本是wolfram那本新科学,一本penrose的实在之路。不是两本世俗的书。世俗不需要书。 写在最后,钱还是非常重要的,期待web3和ai有一些新机会吧。道德观是神性的一部分,是没法重塑的,而中国的粪坑社会环境,要想在保持目前道德观的情况下多捞点钱几乎没有可能。但早晚生命和道德观的冲突会越来越剧烈,那时就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死亡了。